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伏天书屋 > 现代都市 > 落魄之时你抬妾,重生我拒婚渣男全集

落魄之时你抬妾,重生我拒婚渣男全集

桃花小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落魄之时你抬妾,重生我拒婚渣男》,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崔窈宁郑青陵,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桃花小羊”,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前世,她一心待嫁,以为嫁了个好男人。不曾想,这个青梅竹马般的男人把她推入万丈深渊!他算计她的父兄兵权,算计她手中的万贯家财,甚至还抬妾来羞辱她的存在。这一世,她定要让他到阎王殿报道,让他一生的梦想破灭。重生遇到了那个前世对自己满眼热忱的男子。一次相救,男子便开口让她以身相许,本以为是一场交易,却没想到婚后的她,天天扶着腰喊,“爷,腰疼!”...

主角:崔窈宁郑青陵   更新:2024-11-03 16: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窈宁郑青陵的现代都市小说《落魄之时你抬妾,重生我拒婚渣男全集》,由网络作家“桃花小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落魄之时你抬妾,重生我拒婚渣男》,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崔窈宁郑青陵,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桃花小羊”,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前世,她一心待嫁,以为嫁了个好男人。不曾想,这个青梅竹马般的男人把她推入万丈深渊!他算计她的父兄兵权,算计她手中的万贯家财,甚至还抬妾来羞辱她的存在。这一世,她定要让他到阎王殿报道,让他一生的梦想破灭。重生遇到了那个前世对自己满眼热忱的男子。一次相救,男子便开口让她以身相许,本以为是一场交易,却没想到婚后的她,天天扶着腰喊,“爷,腰疼!”...

《落魄之时你抬妾,重生我拒婚渣男全集》精彩片段


郑青陵起身倒了杯热茶给崔萱,真心实意的道谢。

崔萱接过喝了口,扬了扬下巴说:“我可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九娘着想。”

郑青陵不气反喜。

她们两个关系这么要好,她能这么说,想必私下里,九娘提起他时态度不差。

崔萱瞧着他这满脸傻子样暗自撇了撇嘴,眼珠一转笑眯眯地问:“听说青陵表哥今日救了个百姓?”

郑青陵不意外她会知道这事,点了点头。

崔萱鼓了鼓掌,惊叹道:“哇!惩恶扬善,果然不愧是荥阳郑氏出来的人。”

郑青陵对她不熟,自是听不出来她在嘲讽,闹了个大红脸,挠挠头连声谦虚,目光却忍不住看向崔窈宁。

她会怎么想呢?

也会像七姑娘一样觉得他是在惩善扬恶吗?

少年在面对喜欢的姑娘时,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她面前。

瞧着他紧张看来的眼神,崔窈宁笑笑,肯定了他的想法,“表哥自然是个英雄。”

郑青陵的心顿时像是在飘荡在柔软的云层中,整个人晕晕乎乎的,就连崔瞻几人回来说了什么他都没印象。

回程的路上,崔萱忍不住打听起他们在包间里说了什么。

崔窈宁不想就这个话题多说,随口说了句只是在聊花灯。

崔萱却不信,拉着她追问。

崔窈宁拢紧了斗篷,小脸埋在雪白蓬松的兔毛里,漫不经心地问:“你不是听到了还问我做什么?”

“没有!”崔萱提到这个就来气,愤愤地说:“都怪郑青陵说话太小声了。”

她当时贴近听,也不知是那扇门的质量太好,还是如何,半点声音都没传出来。

崔窈宁抬眼,似笑非笑地看她。

崔萱意识到自己上当了,支支吾吾地红着脸说:“我就是好奇,也不是故意偷听,再说不是没听到吗?”

她素来是个要强性子,除了祖母没怕过谁。

起初说话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就多了点理直气壮。

崔窈宁淡淡睨她一眼。

她这样张扬昳丽的容色一旦冷下脸,便让人觉得凛冽庄严,连争辩的心思都不敢升起。

崔萱撅起嘴有点委屈地说:“我不问就是。”

她说完又眼巴巴地看向崔窈宁,想从她眼里看出几分内疚主动告诉她,却没想到崔窈宁点点头真的没再说。

崔萱一下泄了气,老老实实地坐着没动,又忍不住拿眼瞧她。

少女靠坐着,紧闭着眼小憩,让人一时间分辨不出她的情绪。

崔萱心头忐忑,总觉得九娘好像生气了,想说点什么挽回一下,可看着她在休息又怕打扰她,硬生生地憋住了。

这会儿路上行人并不多,马车一路畅通驶回了崔府。

下了车,崔萱终于没忍住喊住她,“九娘。”

崔窈宁步子一顿,隔着帷帽的轻纱对上她的视线,“嗯?”

崔萱绞着手帕,支支吾吾了许久才问:“你还和我玩吗?”

府内现如今还没出嫁的姑娘就剩她、六娘、八娘和九娘,她不喜欢庶女,对裴姨娘所生的六娘厌恶到了极致,对谨小慎微的八娘感官也一般,也就同为嫡女的九娘让她另眼相看。

她知道自己的性子不讨喜,也没要好的手帕交,平日里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

如今好不容易和九娘一块玩,要是她真的因为那些话疏远了她,她会后悔死。

崔萱紧张的攥紧了帕子,屏住呼吸看着她。



崔老夫人当即带着一众人去了晚香院。

院里丫鬟仆妇们忙成一团,煎药的煎药,送大夫的送大夫,还有一些留在屋内侍奉。

领着她们一道来的小丫鬟红着眼说:“幸好婆子们发现的及时,不然姑娘真就——”

说到这里,她掩面哭泣。

六姑娘这一两日心情本就不好,睡得也不踏实,今早送完两位兄长后准备回去小憩,谁想到却听到丫鬟在背后议论自己。

旁人就算了,那几个可是自小跟在六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其中还有大丫鬟兰香。

六姑娘一时想不开投了小花园的观赏湖,幸好路过打扫的婆子看见,及时把人救上来。

这会儿刚过正月,正是冷的时候,湖水凉的刺骨,身子骨弱些的女子若是不小心掉进去,命没了都是常有的事。

六姑娘被救得及时,只是发了高热。

可即便如此,也昏迷到现在都没醒,一张小脸惨白,让人瞧着就觉得心有戚戚。

裴姨娘心如刀绞,伏在床边难以抑制的痛哭。

屋内几个丫鬟轻声劝道:“姨娘您快别哭了,身子要紧啊,若是六姑娘知道您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又得念叨您了。”

“是啊姨娘,您得为孩子着想啊。”

“大夫刚刚瞧过了,六姑娘已经没什么大碍,只要热气退了再调养一段时间就好。”

几个丫鬟轮番劝慰,总算让裴姨娘止住眼泪。

裴姨娘抹着眼起来,转身跪到了崔老夫人面前,哭诉道:“老太太,您也瞧见了这些丫鬟是如何狂悖的,六娘…六娘她险些因为这事没了命啊,若是再不惩治她们,怕是没过几日,府内的丫鬟都有学有样,想骑到主子头上作威作福。”

崔老夫人见她珠泪涟涟,倒也没计较她一时的失言。

“那几个丫鬟呢?”

先前领她们来的小丫鬟恨恨地说:“已被刘妈妈扣住了。”

崔老夫人朝着一旁的管事嬷嬷递了个眼色,派人去审,没多时,结果出来:确实如那丫鬟所言,兰香几人私下里议论主子。

话里话外,涉及到九姑娘。

管事嬷嬷没再追问下去,教婆子堵住了那几个丫鬟的嘴,省得传出去污了九姑娘的名声。

听完嬷嬷的回禀,崔老夫人转动着佛珠,只淡淡说了句:“发卖了吧。”

到此,事情结束。

崔老夫人下了命令,严禁府内丫鬟再提此事,违者依照兰香几人的下场一并发卖。

回去的路上,崔萱还在感慨。

平时觉得这个庶姐讨人嫌,如今瞧着气性倒是极小,不过是丫鬟几句不轻不重的话就教她投湖自尽。

这样的人倒也不值得她去忌讳。

“算了,祖母既然说了,听她的便是,左右六娘对我也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崔萱是二房嫡女,崔秀秀毕竟只是个庶女,再优秀对她也造不成影响。

高门世家里挑妻子,第一看的当然是家世。

崔窈宁却想到了兰香。

那日她帮崔崔秀秀带话,说话行事极为守礼,怎会不懂规矩?可她派抱琴问过管事嬷嬷,嬷嬷说兰香没有辩解。

如此,便坐实了崔秀秀是因为清誉受损投湖自尽。

这样一来,谁还敢说崔秀秀是耍心思才给她介绍的裴钰?

即便传扬出去,她也是清清白白的好名声。

崔窈宁轻吐出口气,不愿将从小一块玩的姐姐想的这么坏,敛住心神没再想。

祖母既然定下,便不容置喙。

至于兰香,多少有点受她的无妄之灾了,她能做的只有让抱琴派人暗中关照。

崔老夫人下了命令后,没过多久两房的主子都收到了消息,三令五申让下人们管好自己的嘴,前车之鉴可就摆在这。

次日请安时,崔老夫人又着重提了下这事,留下各房的姑娘。

六姑娘崔秀秀昨儿傍晚才醒,大夫交代过要好生修养,老夫人便免了她的请安,这会儿屋内的只有大房的九姑娘、二房的七姑娘、八姑娘。

屋内侍奉的丫鬟一一给各位姑娘换上新茶。

崔老夫人喝了口茶淡声敲打:“这两年府内上下待你们如何,心里也都清楚,这次的事只此一回,莫有下次。”

“你们都是打断筋连着骨头的亲姐妹,在府内的时候有些小矛盾吵吵闹闹没什么,到了外面或者外人面前,不管你们平日关系怎么样,装也要给我装出和睦来,莫要使些心思手段让人看笑话,传出去堕了我们清河崔氏的门楣。”

几位姑娘都算乖顺,崔老夫人简单说了几句便让人回去。

晚菊近前替老太太捏了捏肩膀,笑着劝慰:“几位姑娘都很听话,老夫人怎么还是不高兴呢?”

崔老夫人淡笑了声:“这几个确实听话。”

晚菊听懂了老夫人话里未尽的意思,放缓了揉捏的速度,笑着说:“老夫人放心罢,几位姑娘都是懂事的,想必不会有下次。”

崔老夫人品了口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但愿罢。”

又过了十来日的功夫,崔秀秀的身子养得差不多了,便也开始给崔老夫人请安。

大病一场后,她身形更瘦了几分,乍一看,有一种形销骨立的意味,瞧着却也是美的,很有时下弱柳扶风的轻柔。

崔窈宁见她身边的大丫鬟眼熟。

抱琴压低声说是那天在四时院不懂规矩,被婆子掌嘴的小丫鬟,似乎叫竹香。

崔窈宁收回视线,见崔秀秀望过来,淡淡一笑。

经此一事,不管心里如何,表面上大家都和和气气。

王氏很是赞同女儿的做法,摸了摸她的头发,“就该如此,她待不了两年就要嫁人,何必闹得难看传出去倒坏了你的名声。”

崔窈宁窝在她怀里,仰头问:“母亲觉得她的亲事会照常吗?”

王氏跟她解释:“不见得,你那个二婶是个厉害的,怎么会让她们娘俩如意,瞧着罢,这亲事还有的闹呢。”

从前因着九娘和六娘玩得好,亲事上她也出了不少力,为此没少被韦氏埋怨。

如今,她既敢算计九娘,就算拼着脸面不要她也不会让她好过。

正说着话,老夫人院里的丫鬟过来传话,“大夫人,大公子和三公子回来了,老夫人请您和九姑娘去前院。”



隔着帷帽的轻纱,也让人忍不住赞—句:“冰肌玉骨、巫女洛神。”

郑青陵看直了眼,直到崔瞻轻咳了几声才回过神,他摸了摸鼻子,讪讪笑着转移话题:“山上风景真美山上风景真美。”

崔瞻不想拆穿他。

到底是风景美还是人美他自己心里有数。

到了亭子,崔萱和崔婉自觉地坐到崔瞻那—边,将靠近郑青陵的位置让给崔窈宁。

郑青陵喜不胜喜,知道姑娘家爱干净,仔细拿手巾擦了,方才请她坐下。

崔窈宁诧异他—个习武的人都能这么细心,心下有些满意,忽而—阵料峭清风,帷帽的轻纱扬起—角,露出其中的仙姿玉貌。

郑青陵看得心不在焉,没话找话地说:“九娘可知今日为何六姑娘没来?”

崔窈宁抬眼瞧他,“表哥怎么突然这么问?”

郑青陵本就是随口—说,见她认真问起来,只好说出自己的疑惑,“我就是觉得奇怪,怎么怎么好端端的就病了。”

他神色清明,不掺—丝男女之情。

似乎只是单纯的好奇。

崔窈宁抿了下唇淡声说:“兴许是因为昨晚吹了风吧。”

隔着轻纱郑青陵没看到她的神情,应和着点头,“应该是,六姑娘的身子也太弱了些,难怪要在府内养养。”

他其实更想问问崔浩几人对六姑娘的态度,可又觉得问出去伤了情分。

思来想去,还是准备回府内再打听。

崔窈宁听得心里不太舒服。

郑青陵可以关心任何人,除了崔秀秀,尽管他关注崔秀秀,可能是因为只有她—个姑娘不在的缘故。

可饶是如此,她心里也不痛快。

崔窈宁深呼吸口气,偏头看外面的风景。

山峰陡峭惊奇,即便有着台阶爬着也很累,有走得累了坐在青石上歇息的香客,也有走走停停当成玩耍的孩童。

“爹爹,你和娘亲走得还没我快哩。”四.五岁的女童举着糖葫芦,语气带着—丝得意,小跑着往上面台阶去。

她的爹爹娘亲相视—笑,抬步跟上。

百十个台阶上又是—座亭子,处于她们斜上方的位置,自悬崖峭壁上探出来—块,边上—棵巨大的松柏如华盖般,沐浴着云海,让人不禁感叹老天爷的鬼斧神工。

斜上方的亭子也坐了人,从这个角度只能看见墨色刻丝麒麟祥云鹤氅。

应当是个男子。

崔窈宁不愿被人误会,看了眼就移开视线。

郑青陵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什么也没看到,忍不住问:“怎么了?”

崔窈宁摇摇头说没什么。

又坐了—会儿,崔瞻几人再次出发,他特意照顾着几位姑娘的脚力,走—半就到—个亭子歇—会儿,除了费时间外倒也不是很累。

崔萱从亭子出来就跟在了崔窈宁身旁,轻声问:“郑青陵惹你生气了?”

崔窈宁—愣。

崔萱更笃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刚才瞧着你在亭子里的表情就很不对,他说了什么话让你不高兴吗?”

崔窈宁惊讶于她的敏锐,抿紧了唇。

要是说因为崔秀秀,以崔萱的脾气恐怕当场就会闹开,届时她的名声只怕也别想要了。

她随口扯了个谎:“没什么,就是走得累了,心情不大舒服。”

崔萱也不知信还是没信,总之没再追问。

崔婉倒是好—阵内疚,连连道歉,直到崔窈宁板起脸,她才止住话没再提。

又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白马寺,红墙灰瓦,松柏繁茂,殿门前的石刻香鼎烟雾缭绕,不时有香客在小沙弥的带领下前去上香,伴随着阵阵悠远清脆的钟鸣,显得肃穆庄严。



小贩直接看呆了,直到崔萱提高声音喊他才回过神。

出来玩自然不用两位姑娘付钱,几个兄长自觉地跟在两个姑娘们身后。

二公子崔文和三公子崔浩及四公子崔弘都不是什么稳重性子,见姑娘们停留的都是首饰摊,跟崔瞻说了声便勾肩搭背的去玩了。

崔萱很是不齿几个哥哥的行为,跟崔窈宁咬耳朵说:“还是大哥稳重。”

又听见郑青陵拒绝了跟着一块去,也夸了声:“他也还行,不过他到底为什么没去,我想九娘心里应该清楚吧。”

崔窈宁红了脸,轻轻推了下她。

崔萱猜到她是羞赧了,觉得郑青陵倒是很有希望,一时间看他的眼神像在看准妹夫。

几人走走停停,路过不少小摊。

郑青陵落在后方,目光自然而然地追逐着崔窈宁。

少女走动间鬓上刚簪的银铃轻晃,声音很是悦耳,帷帽的薄纱清透,隐隐能窥见其中的仙姿玉貌。

路过一个糖葫芦摊,郑青陵停下来买了两串,先递了一串给崔萱,另一串刚要递给崔窈宁时,崔瞻拦住了他。

“九娘脾胃虚弱,不能吃这些。”

郑青陵唰的一下红了脸,给也不是拿回来也不是。

“给我吧。”

郑青陵愣了下抬头,隔着轻纱对上少女的视线。

崔瞻皱了下眉头提醒:“九娘。”

“放心罢哥哥我不吃。”崔窈宁低头嗅了嗅,唇角微微上扬,“表哥既然买了,我若是不收着,岂不是辜负了他一番好意?”

说完话她转身就走,轻盈的像是花丛里的蝴蝶,灵动又漂亮。

郑青陵一时怔住。

不知是不是他误会,他总觉得九姑娘这话里蕴藏着一些含意。

他隐隐有些猜测,却又不敢确定。

走远了些,崔萱低声说:“还挺有眼力见。”

崔窈宁没说话,只是弯了弯唇。

因为很少吃糖葫芦,路过时她没忍住看了眼,没想到却被郑青陵注意到。

崔窈宁漫不经心地想。

如果之前对郑青陵的好感只有一滴水那么多的话,现在大概能装满一盏啦。

崔瞻他们还未跟上,崔萱找了个茶馆坐下,笑眯眯地问:“现在对郑青陵感觉如何了?”

崔窈宁还是那副没甚所谓的样子,“还行。”

崔萱撇了下嘴没说什么,叫小二上了些茶点。

没过多久,崔瞻过来了。

崔萱往他身后看了眼问:“青陵表哥呢?”

崔瞻粗略解释了下:“刚刚来找你们的路上,遇到一个纨绔欺负人,青陵修理了他一顿,现在在帮那个老丈整理桌椅呢。”

崔萱一阵愕然。

于她而言,郑青陵的举动新奇到甚至有些出格。

洛阳城里的世家公子们大多骄矜清贵,再温和有礼的人也不可能如郑青陵这般,救了百姓就算了,还亲自帮忙整理。

简直闻所未闻。

这哪里像个世家公子?

崔萱无法理解,她虽然不是作践下人的主子,却也不会像他一样对百姓充满同情心。

恐怕也只有话本里才能见到郑青陵这样的人?

崔萱揶揄地看了眼崔窈宁,“没想到青陵表哥还是义薄云天的大侠呢。”

原先她觉得郑青陵不错,现如今又觉得他脑子不行,九娘要是真嫁给他,传出去洛阳城里的那些贵女还不得笑死?

连带着,她们以后出门都没脸。

崔窈宁抿了口热茶祛除身子里的寒气,笑了笑,“善良的人总比冷血的人好。”



兰香松了口气,跪在地上砰砰磕了两个响头,“九姑娘仁慈。”

崔窈宁捏着桃枝轻点了下,“起来罢。”

兰香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这才起身回话:“我们姑娘说,今日之事,是她说错了话,还请九姑娘念着往日情分,莫要与她置气。”

崔窈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还有吗?”

兰香摸不准九姑娘是个什么想法,硬着头皮又说了一句:“有…有的。姑娘说,若是您肯原谅她,她必定亲自登门道歉,给您赔罪。”

“不必了。”

崔窈宁把.玩着桃枝的手指顿了下,淡声说:“回去告诉六姐姐,都是自家姐妹,又没深仇大恨,谈什么原不原谅,倒教外人看了笑话。”

九姑娘容色姝丽,那双凤眼多情又妩.媚,便是没说话都给人一种欲语还休的意味,可一旦神情冷下来时,便如那画像上的九天仙子,凛若秋霜,气质清艳,浑身带着摄人的贵气。

兰香心头发颤,应声告退。

才出门,见九姑娘身旁的大丫鬟抱琴姐姐也跟着出来,兰香忙停了步子。

抱琴笑笑,递给她一把伞,“外面下了雪,姑娘怕你路上受寒,特意教我过来送你。”

兰香拿着伞,一时怔住。

抱琴觑了眼外面的天色,拍拍她的手背笑着说:“快回去罢,路上雪越下越大了。”

兰香抿唇说:“那姐姐替我谢过九姑娘。”

抱琴点头应下,见她撑着伞快步出了院子,才收回视线,掀了帘子回屋。

姑娘不知道何时从美人塌上起了,站在窗棂前,拿着把精致的小铰刀修剪着刚抱回来的桃枝。

抱琴挑了个白底粉桃玉壶瓶递过去,笑着说:“倒是个知道感恩的,也不枉您一番心思了。”

崔窈宁头也没抬,“也是个可怜的。”

从前没细想,只觉得六姐姐脾气温柔,可昨儿个听她说的一番话,她倒觉得那些温柔都是装出来的,她真正的性子未必是这样。

若真像她猜测的这般,只怕伺.候她的丫鬟日子都不大好过,兰香回去,少不了被责骂。

到底也是因为她,一把伞又算得了什么。

崔窈宁没在意,将修剪好的桃枝插.入瓶内。

*

雪愈下愈大,伴随着阵阵寒风,刮在脸上刺骨的疼,不过片刻,四周便已是一片银装素裹。

晚香院内,几个婆子伸头看一眼外面的天气,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凑在一块说话。

忽然听到“吱呀”一声。

几个婆子眯了眯眼定睛去瞧,原来是姑娘身边的大丫鬟兰香回来了,连忙堆出笑容打招呼。

兰香朝她们笑了笑,撑着伞快步进了院里,到檐下后将伞合上,轻轻抖了抖,见有个新来的小丫鬟闲着,招招手让她把伞送到自己房里。

小丫鬟刚进来伺.候六姑娘,知道兰香是六姑娘的大丫鬟,正想讨好她呢,笑嘻嘻地接了。

兰香见她走远,转身进了屋。

崔秀秀信写到一半,见兰香掀了帘子进来,提笔的手微顿,轻声问:“九娘如何说的?”

兰香心神一凛,如实说道。

崔秀秀无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笔,语气不复方才的温柔,咬牙问:“她可是怪我没亲自去?”

兰香低垂着头没出声。

依她来看,九姑娘就算怪,大概也是怪姑娘算计她,怎么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

她们这些做下人的,觉得九姑娘待姑娘其实很好,什么新鲜玩意都往她这送,姑娘却说这是九姑娘在收买人心,变着法的炫耀她过得好。

兰香觉得并不是这样,可也不敢说。

之前新来院里伺.候的小丫鬟,因为一时嘴快说了这些话,没过几天便失足掉进池子里了。

她们心里都有猜测,却没一个敢声张。

“我问你呢!”崔秀秀拍了下桌,压抑不住火气,“说话!”

兰香身子一颤,低声回答:“九姑娘应当不是那个意思,兴许只是还没消气,说了气话罢了。”

崔秀秀觉得这话挺有道理,心头的火气散了三分,丢了笔,脸色由阴转晴,“麻烦你跑一趟了。”

兰香毕恭毕敬:“这是奴婢应该做的。”

崔秀秀往外瞥了眼,“这么大的雪你一路淋着回来,待会我教人给你煮碗姜汤暖暖身子。”

兰香感激涕零,又说:“九姑娘赏了奴婢伞。”

崔秀秀神情一滞,旋即笑了起来,“倒是稀奇事,九娘一贯霸道,没把你赶出来就不错了,看来今天心情好,你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兰香笑着说:“奴婢运气好罢了。”

崔秀秀摆摆手让她下去,低头看了眼写了一半的信,因为刚才情绪不稳,甩了几滴墨上去,清秀的字迹被墨晕染开,看着有些脏兮兮。

她深呼吸口气,将纸揉成一团,又拿了张重新动笔。

见字如晤:阿钰——

-

大雪下了整整一日方才停歇。

天气冷,崔窈宁去跟祖母请安时,已到晌午。

崔老夫人教丫鬟上了杯热茶,故意逗她:“九娘怕不是知道我这有好吃的,特意赶着饭点来罢?”

崔窈宁扯着她的胳膊撒娇,“您又打趣我。”

崔老夫人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她的手背说:“天这么冷,正好留下来陪我用完午饭再回去,小厨房那边说是从长安学了新鲜的糕点,你一并尝尝,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好吃。”

崔窈宁依偎在她怀里,软声应下来。

崔老夫人抚着小孙女的长发,笑眯眯地说:“以后中午就来这用饭,也陪我说说话。”

“好呀。”崔窈宁干脆地应下来,一双眼弯成了月牙,“您只要不嫌我烦,我就天天来。”

崔老夫人伸手点了下她的鼻尖,大笑,“有你这个小鬼灵精陪我用饭,我高兴还来不及。”

崔窈宁埋在老太太怀里,弯唇说:“我也是。”

崔老夫人怔了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没说话。

要不说她偏疼九娘呢。

除了她,其余几个孙女都怕她怕的跟什么样,她就是再想亲近,也亲近不起来啊。

正出神着,有人掀了帘子进来,语气止不住的泛酸,“祖母就是偏心,用饭从来只喊九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