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年星姜柔琛的其他类型小说《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姜年星姜柔琛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一支藤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栀把热水烧好后,蛋子也醒了。“妈妈,你在做什么?”他探头探脑的站在厨房门口,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眼睛格外明亮。“快过来吃馒头。”姜栀笑着冲他招了招手,拿起灶台上还剩些余温的馒头递过去。“白面馍馍!是白面馍馍!”蛋子眼睛蹭一下就亮了起来。他跑到姜栀面前接过馒头,看着手里又大又圆,还散发着麦香味的白面馒头,咧嘴笑了,然后递到了姜栀嘴边,清脆道:“妈妈吃。”姜栀胸腔涌出暖意,小心咬了一口:“剩下的你吃,多吃点。”蛋子高兴的点了点头,就大口大口地咀嚼起馒头来。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吃白面馍,又香又软,还带着甜味,真好吃!姜栀看蛋子把一个馒头都吃的这么津津有味,不由心酸感慨。现在的田地刚刚包产到户,土地不怎么肥沃,庄稼的收成也不是很好,一年收...
《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姜年星姜柔琛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姜栀把热水烧好后,蛋子也醒了。
“妈妈,你在做什么?”
他探头探脑的站在厨房门口,巴掌大的小脸上一双眼睛格外明亮。
“快过来吃馒头。”
姜栀笑着冲他招了招手,拿起灶台上还剩些余温的馒头递过去。
“白面馍馍!是白面馍馍!”
蛋子眼睛蹭一下就亮了起来。
他跑到姜栀面前接过馒头,看着手里又大又圆,还散发着麦香味的白面馒头,咧嘴笑了,然后递到了姜栀嘴边,清脆道:“妈妈吃。”
姜栀胸腔涌出暖意,小心咬了一口:“剩下的你吃,多吃点。”
蛋子高兴的点了点头,就大口大口地咀嚼起馒头来。
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吃白面馍,又香又软,还带着甜味,真好吃!
姜栀看蛋子把一个馒头都吃的这么津津有味,不由心酸感慨。
现在的田地刚刚包产到户,土地不怎么肥沃,庄稼的收成也不是很好,一年收成的粮食除了缴公粮之外,剩下的余粮也不够一家人吃几个月。
虽然她上辈子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但还有些依稀的片段。
八十年代,大家吃的多是些红薯或棒子面,有些手艺好的母亲会变着花样做些杂面馍,比如玉米面饼子,高粱面锅巴,或是红薯面卷子之类的。
而白面馍,也只有过年前后才能一饱口福。
白面馍,对于这个年代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蛋子吃了两个大馒头才恋恋不舍的停下来,喝了一搪瓷杯的开水,脸色也红润了些。
“蛋子,你知道镇子在哪儿吗?”
姜栀要办理户口,就要先到乡镇派出所去问问,而且她要把那块劳力士手表拿去镇子上卖掉,想来,姜家村的人是不会舍得掏钱买一块已经坏了的手表的。
她压根没有姜栀子的记忆,自然不清楚镇子在哪儿,只能寄希望于蛋子了。
蛋子一听,一下子激动起来:“妈妈,我们是不是要去把哥哥接回来?!”
听了这话,姜栀一阵沉默,心头也有些难受。
她摸摸蛋子的头,轻声道:“妈妈一定会把你哥哥们接回来的,但现在要紧的是填饱肚子,你总不希望哥哥们回来和我们一块儿饿肚子吧?”
姜栀子把孩子接而来三的卖掉,正是因为口粮不足。
蛋子虽然小,却也懂事。
他点了点头,咧嘴笑着道:“妈妈说得对,等哥哥们回来,我们一块吃白面馍!”
姜栀详细询问一番,才知道蛋子压根没去过镇上,这下她有些苦恼了,以她的名声,想要去找户人家问路,恐怕还没进门就被人拿棍棒给赶出去了。
蛋子看姜栀皱着眉,眨了眨眼道:“妈妈等我一会儿,我去问问秀奶奶吧。”
说罢,还没等姜栀应答,他就急匆匆跑出屋子,拐进了隔壁的院子里。
姜栀一阵汗颜。
她知道了原主做的那些事儿,莫说旁人,连她自己都感到厌恶,眼下她成了人见人唾的原主,心头羞愧,也很难放得开手脚去接受旁人厌恶,甚至憎恨的眼神。
不过,接受也是早晚的事,她得习惯。
趁着蛋子去问路的空档,她回屋取了那块手表和一毛五分钱,钱虽少,却也能应急。
不多时,蛋子回来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个佝偻着身子,满头华发的小脚老太太。
这老太太脸庞消瘦,布满皱纹,但淡淡的眉毛下是一双慈善的眼睛。
姜栀只打量了一眼就起身迎了上去,客气道:“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她知道,这位就是给蛋子做过棉袄的秀奶奶,可见是一位善良的老人。
秀奶奶听到姜栀的话,有些纳罕地看了她一眼,这才淡淡地道:“你不是知道去镇上怎么走吗?蛋子小,我可不好糊弄,你真是头被打破什么都记不得了?”
姜栀抿唇苦笑,原主的信用太低,这老太太是来探她虚实的。
她是以为她要把蛋子也给卖掉换粮吧?
“秀奶奶,我是真的头疼忘记了一些事,去镇上是想给蛋子申报户口,让他上学的。”
姜栀语气十分诚恳。
秀奶奶惊了惊,这还是那个自私自利的姜栀子吗?她不把蛋子拿去换粮就够有良心了,如今居然还起了送蛋子去上学的念头?难不成真是头被打破,清醒了?
可是,狗真的改得了吃屎?
姜栀也看出了她的震惊和不信,心头万分无奈。
秀奶奶沉默了一会,说道:“从咱们村子到大名镇去得走二十里路,你要带蛋子一起?”
闻言,姜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二十里路?!
她可没有自行车,而且她相信村子里即便有人有自行车也肯定不会借给她!
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每小时4~5公里,走得快的话每小时能走个10公里,但是她这具身体营养不良,干瘦如柴,二十公里路走下来差不多得4、5个小时!
如果她再带上蛋子……
姜栀打了个寒噤,扬起明媚的笑脸。
她道:“秀奶奶,您能不能暂且帮我照顾一下蛋子?这样,您告诉我去镇子上的路,回来我再去接他。不过也不好让您白给我看孩子,喏,我现在身上只有这些,希望您别嫌弃。”
说着,姜栀就取出了身上的全部资产:一毛五分钱。
不过,别看一毛五分钱少,放在这个年代,也能买一斤面粉呢,当然,前提是有粮票。
秀奶奶看着被塞进手里的钱,眼睛都瞪圆了。
半晌,她冷淡的神色缓和了些,又将钱推了回去,说道:“往日我也没少照看蛋子,这钱就不用了,你只要往后像个当妈的样,对蛋子好些就够了。”
姜栀颔首应道:“以前是我猪油蒙了心,以后一定不会了。”
她顿了顿,又道:“我往日不懂事,您不和我计较是您大度,这会儿可千万不要与我客气,更何况一毛五也着实少了些,比不得您这些年对蛋子的照顾。”
姜栀嘴上说着恭维的话,态度始终客客气气。
她想要改变原主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而且秀奶奶是个好人,以前也多亏了她的照拂才没让蛋子饿死冻死,或许,她还会知道其他几个孩子的去向。
她现在倒是想问问秀奶奶是否知道那几个孩子被卖到了哪里,但她此刻身无分文,连要回孩子的资本都没有,旁人又凭什么把孩子还给她?知道了也只是平白心急。
报警?你一个卖孩子的人哪有资格报警?别人不告你就要烧高香了。
秀奶奶心头对她的偏见终于在一箩筐的好话中破了一角。
她心头轻叹,将去镇子里的路说给姜栀听。
末了,她还道:“找不到就寻人问”。
姜栀点头应了一声。
“妈妈,你真的不带蛋子去吗?”蛋子有些不舍的看着姜栀,心头惴惴,担心她就这么走了,那他就真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了。
姜栀半蹲下身看着蛋子,轻声道:“蛋子乖乖和秀奶奶在家,灶台上还有一个馒头,饿了就吃,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回来时给你买冰糖葫芦吃好不好?”
蛋子恹恹地点了点头。
姜栀抿了抿嘴,最后还是狠下心没去看他,提着破篮子匆匆往秀奶奶所指的方向行去。
姜家村到大名镇的路太远了,而且她是要去做正事的,带着蛋子难免有些不方便。
蛋子出神地看着姜栀离开的背影,小嘴抿得很紧。
秀奶奶上前拍了拍他的脑袋,慈爱笑道:“你妈经过这一遭倒像是变好了。”
“一键出售兑换商城”两个按钮并列。
姜栀点开了兑换商城。
商城里只有三块主题,“食品日用品医药”。
她打开食品主题页面,霎时,琳琅满目的选择出现在视线中。
“精品大米:2元/斤——经营单位:百货兑换系统”
“精品白面:1.7元/斤——经营单位:百货兑换系统”
“鲜鸡蛋:3元/斤——经营单位:百货兑换系统”
“……”
姜栀看着丰富的食品,不争气的吸了吸口水。
系统贩卖的东西价格很正常,甚至还有些偏低,没有她想象中那么昂贵,而这些东西放在八十年代,绝对是极珍贵的了,有了百货兑换系统,她和蛋子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
姜栀没再犹豫,从篮子里把剩下的三根木薯拿在手中。
【宿主是否出售野生木薯?】
“是。”
【叮——检测到两斤野生木薯,每斤0.6元,请宿主“一键出售”】
姜栀摁下“一键出售”按钮,手里的木薯消失。
【出售成功,恭喜宿主获得1.2元】
实时更新,信息版面右下角,资产已经变成了:1.2元。
姜栀看着自己的钱,忍不住叹了口气,还是很穷啊。
这时,木薯蒸好了,一阵香气袭来。
姜栀肚子咕咕作响,当即也顾不得再研究系统,捞出木薯,将皮剥掉,露出其中微微泛黄的木薯肉,木薯心是有毒的,她小心将其去掉,端着蒸熟的木薯回了屋。
她进屋时,就看到蛋子拿着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在做什么?”
蛋子很认真,压根没听到姜栀进来,直到她开口,把蛋子吓了一跳,连忙手脚并用去堵住自己写写画画的东西,眼睛里又涌出了浓烈的恐惧。
姜栀抿了抿唇,拿开蛋子的手,这才看到细土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为人民服务”。
她有些惊讶,四岁的孩子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能写出这几个字,算是极有天赋了。
蛋子害怕极了,脸色白得渗人,磕磕绊绊地道:“妈妈,蛋子错了,蛋子再也不写了,你别生气,蛋子真的不敢了。”
说话间,他还伸手捂住了自己的脑袋。
姜栀鼻尖一酸。
姜栀子这个杂碎,也不知到底给蛋子种下了多少可怕的阴影。
她轻轻拿下蛋子的手,温柔道:“你想去上学吗?”
蛋子一愣,他小心翼翼地看向姜栀,对上她温和的眉眼,这才想起妈妈已经变了,他眼圈一红,却是连连摇头。
姜栀顿了顿,说道:“去洗手,先吃东西。”
蛋子赶忙点头,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姜栀垂眸看看地上的字,心头微软,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学来的这几个字。
这个年代,多数家长都不太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她是一定要送蛋子去上学的。
蛋子很快就回来了,他看看坐在炕上的妈妈,扭捏地走了过去。
姜栀把一整根木薯递过去,轻声道:“吃吧。”
木薯香甜粉糯,姜栀只吃了半个就有了饱腹感,她看着蛋子小口小口吃着木薯,以商量的口吻道:“妈妈送你去上学好不好?”
蛋子一下子瞪大了眼。
“读书识字是好事,妈妈一定会满足你。”
姜栀轻笑。
蛋子愣了半晌,才迟疑地道:“上学要缴学费书本费,还要自己带粮食。姜跃进在村里上小学,一学期学费是6元,书本费也要5元……”
说到后面,蛋子的声音也越来越低。
蓦的,他听到姜栀的笑声。
“别担心,这些妈妈都会解决的,你只需要等着上学就好。”
蛋子抬起头来,看着姜栀,认真问道:“妈妈,你以前说蛋子不配读书的,我每次和姜跃进学写字,你都很生气,为什么又要送蛋子去上学呢?”
姜栀哑然。
她眨了眨眼,眸中泛起水雾,一把抱起蛋子,低声道:“因为妈妈以前鬼迷心窍,做了很多错事,上次被打破了头,一下子悔悟过来了,蛋子能原谅妈妈吗?”
蛋子一下子慌了神,赶忙伸手去擦姜栀的眼泪,焦急道:“妈妈别哭,蛋子从来都不怪妈妈,真的!妈妈别哭了。”
“妈妈不哭,蛋子只需要相信妈妈,相信妈妈以后会对你很好很好。”
姜栀声音很轻,却有着说不出的郑重。
蛋子重重的点了点头。
……
吃饱喝足,天色也暗了下来。
姜栀简单收拾了床褥,就和蛋子一起沉沉睡了过去。
翌日,天刚蒙蒙亮,姜栀就被冻醒了。
呼啸的冷风从墙缝里挤进来,破旧的棉絮被也保暖有限。
姜栀苦笑着扯了扯嘴角,起身穿好衣服,将被子对叠起来,将蛋子盖的严严实实,看他睡得香就转身去了厨房。
一回生,二回熟。
她手脚麻利地燃起灶膛,烧了一锅热水。
姜栀坐在灶膛边烤着火,打开兑换商城,细细打量了一番,一咬牙,从中兑换出了四个馒头,一个售价0.3元,这样一来,她的资产瞬间又告罄了。
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一个足有手掌大小,入手居然还热乎乎的。
姜栀感慨百货兑换系统的强大,很快就啃了一个馒头。
肚里有粮,心里不慌,她这才有心思去想今天要做的事儿。
既然决定要让蛋子上学,那给他申报户口就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说到户口,就不得不提一嘴姜栀子的户口了。
现在是计划经济年代,户口和粮食关系是跟着人走的,人在哪里,户口和粮食关系就在哪里。
姜栀子的户口原本是在姜家父母名下的,不过她后来上了高中,户口也就单独迁到了沁县,依照粮食关系,她当时每月的粮食供应量是25斤。
不过,后来姜栀子辍学,没了高中生的光环,户口就又从沁县被遣返回了姜家村。
所以她现在是一人一个户口簿。
后来她生下虎子,狗子,柱子和蛋子,因她是未婚先孕,走哪儿都遭人白眼,也就没敢去给四个孩子申报户口,以至于到现在蛋子都还是个“黑户”。
上学是必须要有户口的,只是她没结婚生下孩子,申报户口应该会很麻烦,需要去派出所问问流程和所需证件,但不论如何,这户口也得办下来。
在八十年代,人民日报算是人们通晓时事最便捷的平台。
而这份报纸的头版头条是“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的目标”,大写加粗的黑字标题格外醒目,其他版面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而姜栀所关心的日期,终于在报纸首页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狭小的字眼印入眼帘,叫姜栀捏着报纸的手紧了紧,果然是八十年代啊。
收起报纸,姜栀又把话头转向了乖巧站在她身边的孩子,待有关她这具身体的一切都搞清楚已经是晌午了,可天气却阴沉的如灌了铅似的,雪花也飘飘扬扬的洒落下来。
如今正是寒冬,没有烧炕头的屋子显得格外冰冷。
姜栀垂着眼睑,遮掩住眼底的苦涩。
她没想到自己顺遂了一辈子,最后居然会成为一个如此声名狼藉的女人。
姜栀子,名字和她姜栀仅仅一个字的不同,却拥有着天差地别的人生。
姜栀子今年不过二十三岁的年纪,却已经有了一个四岁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站在她身边的小萝卜头,没有大名,取了个蛋子的小名。
这预示着姜栀子十九岁就生了孩子,这还不要紧,毕竟村子里结婚生孩子都早,但姜栀子却超前赶上了潮流,未婚先孕!
在这个民风保守的年代,尤其是闭塞的山村里,她这种情况绝对是不容于世的。
不过,现在也没了古时候浸猪笼的那一套。
可即便如此,社会的舆论,尤其是村子里的长舌妇们绝对能够把人给生生逼到绝境,那比浸猪笼也好不到哪儿去。
而且,姜栀子还因为这事儿被公开教育过,可谓丢尽了脸面!
这个村子名字十分通俗,叫姜家村,其中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姓姜。
姜栀子家就是姜家村中毫不起眼的一户,若真要说出些不同于别家的特色的话,那恐怕就是姜家声名赫赫的七朵金花了。
姜家没儿子,姜母足足生了七个女儿。
姜栀子排行第六,以栀子花为名,而今天早晨因为一个菜团子来家里大吵大闹的泼妇,亦是七朵花之一,行一,以桃花为名。
姜家这七朵花,尤以姜栀子的美貌闻名。
据说这姜栀子肤白貌美大长腿,瓜子脸柳叶眉。
她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看人时总是带着欲语还休的羞怯,再加上那一口娇媚温柔的音调,比起城里来的下乡知青都胜出许多。
这十里八村不知道有多少青年都跋山涉水而来,只为了能和她说上两句话。
姜家父母也为有这样一个貌美的女儿而分外自豪,甚至倾全家之力送她去了镇子上的公社上学,就指望能把她嫁给一个有钱人,好让整个姜家都跟着她沾光。
姜栀子倒也争气,从公社初中毕业后,就被推荐到了县城高中。
那个时候,姜家都以姜栀子为中心,俨然把她当富贵人家的小姐培养。
姜栀子十指不沾阳春水,也因为家人的娇惯而养成了自私跋扈的性子,她吃肉,也绝不让别人喝汤,指挥起姜家人来就像是指挥仆从保姆。
不过姜家人原本心思也不纯,在这种情况下也甘之如饴。
事情的转折点就发生在姜栀子十八岁的时候。
姜家父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黄粱美梦也在那时破碎。
那天,姜栀子和几个姊妹进山采菊,却迷了路,和姜家姊妹们走失了。
姜家人大为着急,赶忙让村子里的人帮忙进山去找人,这一找就是一个晚上,可惜,连姜栀子的一根头发丝儿都没找到,村里人都说估计是被山里头的狼给叼走了。
姜家人都极为悲痛,这好不容易尽心尽力把白菜养大了,还没看见回报小白菜就干死在地里头了,这任谁都得难过好一阵子。
可就在姜家人准备追个时髦给姜栀子搞个衣冠冢的时候,小妮子居然囫囵从山上回来了,除了衣服被刮破了,身上一点伤都没有!
这下可好了,姜栀子除了美名,又多出个福星的称号。
试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头片子,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待了整整一夜,回来还一点儿伤都没有,这可不是观音菩萨保佑的大福之人吗?
几乎所有人心里都这么想,都认同了姜栀子是福星临门之人。
姜家人是最高兴的,小白菜不仅没死,还愈发水灵有价值了。
姜栀子即将从沁县高中毕业,这么一朵鲜花必然是先下手为强。
村子里还不怎么普及自由恋爱,所以不少相中她的青年们都赶紧找了媒人上门去说亲,生怕慢了一步就被别人给捷足先登了。
可惜,十里八村来说媒的人都被姜家拒之门外。
理由?呵,我们家六姑娘不嫁没出息的庄稼汉!
前来提亲的人可不少,一听这话那还了得?
一个个都把姜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一时间,姜家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闹出了一件事,让姜家彻底炸了锅。
姜栀子,一个未婚的小姑娘,两个月没来事儿!
姜家父母头晕目眩,厉声询问起了事情的始末。
姜栀子也没隐瞒,谈起了两个月前自己走失的事。
原来她那天追着蝴蝶跑远了,在山路边看见一辆吉普车。
那年头,能开的起车的可不简单,别说是在姜家村,就是在县城里她都很少见到,如今好不容易碰上,想过好日子的虚荣心思占据上风,揣着兔子似的心跑去敲了敲车窗子。
车里没动静。
她一咬牙打开车门,这才发现一个男人靠在驾驶座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
不过,那个男人长得可真好看,而且开着吉普车,戴手表,穿着模样绝对是富贵人家,姜栀子不想错过机会,就有了后面的事。
事后,她看那男人呼吸更加微弱,几乎没了气儿,一时害怕跑回了家。
事情过了几天,她又跑回去瞧了瞧,车已经不见了,自然也找不到可以负责的人了。
姜家父母欲哭无泪,小白菜是回来了,但是被不知名的猪给拱了!
这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这桩丑事,否则不仅姜栀子,姜家所有人都得跟着臭了名声。
他们太怕名声被糟践了,上集时都会被人指着后脑勺说长道短。
但一向心里门儿清的姜栀子这次却吃了秤砣铁了心。
汽车和男人俊俏的模样在脑海中不断闪烁,她便口口声声要留着孩子等孩子爸爸回来接她娘儿俩到大城市里去生活!
姜家父母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姜栀子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怎么都不改变主意。
她知道,唯有生下孩子,未来才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到那时候,她就能去大城市里吃香的喝辣的,住大楼房,出门坐汽车,捏着一沓一沓的钱和票去供销社购物,还有保姆随行提东西!
这样的美梦让毫无原则,吃不了苦头的姜栀子坚持了下来。
“要不是下雪,河里结了冰,我就能捉到鱼给妈妈吃了!”
蛋子在冰面上跺了跺脚,语气十分苦恼。
闻言,姜栀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摸了摸蛋子的脑袋瓜子,拉着他的小手一起往山上走,雪天路滑,两人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
途中,姜栀还被滑倒了许多次,好在身上穿着袄子,倒也没跌出什么毛病。
“蛋子,你穿防滑鞋了?”
姜栀侧头看看如履平地的蛋子,不由语气郁闷地问道。
“啊?啥叫防滑鞋啊妈?”
蛋子有些疑惑,他低头看看脚上几乎破了洞的棉布鞋,不明所以。
姜栀嘴角抽了抽,没有再说话。
两人沿途倒是碰见不少大树,只不过树干都光秃秃的,没了树皮,就连树干上白乎乎的茎都有着密密麻麻的牙印,看着还有些渗人。
旱灾严峻时,没粮,村民们就只能把主意打到栀子山上,能吃的几乎都被吃光了。
在能吃的食物吃完后,首当其冲遭殃的便是这些大树了。
姜栀和蛋子顺着小路蜿蜒而上,不知走了多久,视野开阔起来,但放眼望去除了白茫茫的雪,连一抹绿意都难以捕捉。
“妈,没有吃的。”
蛋子眨巴着格外突出的大眼睛,转头看了看姜栀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早就说过了,这会儿天气太冷,能吃的都还没长出来,就算是有,也都已经被村里人摘走了,他们想在这种天气里找到食物根本是不可能的。
“要不我们回去吧?”
蛋子又小声的说了一句,雪越下越大,待会儿说不准路就会被雪给封住,这样的天气如果他们没有食物,还在山上待一晚,恐怕会挨不过去。
“没事,跟着妈妈,不用怕。”
姜栀牵紧了蛋子的小手,温声安慰。
她眼神平静,并没有被眼前的困苦境地而吓到,曾经的她实现财务自由后,就迷上了野外冒险,不知多少次翻山越岭,再艰难的环境都见过。
登高珠穆朗玛峰,横渡亚马逊河,越危险越没人去的地方,她就越喜欢。
而且那些地方都没人开发过,她见识到了不少近乎绝迹的珍贵药材和食物。
和曾经遇到过的危险比起来,眼下这个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她这人有个优点,随遇而安。
虽然先前得知来到这物资匮乏的八十年代还有些心慌意乱的烦躁,但此刻已经全然平息下来,看着眼前的大山,心头有着大干一场的冲劲。
蛋子转头看着姜栀的侧脸,忍不住咧了咧嘴,他好喜欢现在的妈妈。
在这漫无边际的雪地中想要找到一些食物,也是极为艰难了,但姜栀却不气馁,她垂着眸子,仔细打量着雪地,牵着蛋子走走停停。
终于,眸子一亮!
对于她这种久居野外的冒险者来说,栀子山这种没有经过商业开凿的深山就犹如一个天然的宝库,依山而筑,就算是一分钱都没有也不可能饿死。
雪地上有着一些凌乱的野兽脚印,飘飘扬扬的雪花几乎要将那些脚印给完全遮盖,而在脚印边缘,却拱起着一些大小不均,深浅不匀的地块。
姜栀眸子一亮,心头也微微松了口气。
她还真怕什么吃的都找不到,以致于再回那破屋去挨饿,好在贼老天还算有那么一点点良心,让她和蛋子可以果腹。
姜栀蹲下身,伸手刨起了这些拱起的地块。
土地被积雪冻得邦邦硬,姜栀费了好大的劲才挖出地块下的东西。
一根椭圆状的长条根茎,和红薯有些类似,但表面更加粗糙。
木薯,薯类作物,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被称为“淀粉之王”,是世界近六亿人的口粮。而且木薯粗生易长,容易栽培,十分的高产,四季可收获。
【检测到野生木薯,百货兑换系统开启!】
【叮——开启成功!】
姜栀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浑身都跟着紧绷了一瞬,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她这是开启金手指了!
百货兑换系统?
姜栀黄瘦的脸上涌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喜色。
【宿主是否出售野生木薯?】
冰冷质感的系统声音刚落,姜栀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块半透明的信息版面,上面分列着“一键出售”和“兑换商城”两个按钮。
在信息版面右下角,写着资产:0元。
姜栀刚欲查看系统,就被蛋子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妈妈,是木薯?!”
蛋子看着姜栀手里的东西,眼神晶亮,从小自给自足,他当然认得这东西。
姜栀回神,拒绝了出售木薯,暂时关闭系统。
她对蛋子笑着点了点头,胸腔里的郁气随着系统开启而消散。
将木薯放进篮子里递给蛋子,继续挖掘旁的地块,许久,她才直起腰,看着篮子里的四根半木薯,满意地拍了拍手。
土块中囫囵个的木薯很少,大多都被啃的只剩下了碎块。
大雪封山,缺少食物的动物们却嗅觉灵敏,这些地块恐怕就是野猪拱起来的。
“妈妈,我们有吃的了!”
蛋子提着颇有重量的篮子,脸蛋上泛起激动的红晕。
“走吧,回去。”
姜栀心头迫切想要研究研究自己的金手指,摸了摸蛋子的脑袋,从他手里接过篮子,两人就手牵着手下了山。
母子俩回到土坯房时,已经是下午了,因着满天飞雪,一路上并没有碰到村民。
姜栀找了块勉强干净的布,细心擦拭蛋子身上的水汽。
“好了,你在这里歇会儿,妈妈去做吃的。”
姜栀轻轻拍拍蛋子的脑袋,后者乖巧地点了点头,眼巴巴看着她提着篮子进了厨房。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倒是能将木薯做成美味,但眼下各种设施调料都没有,也只能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蒸木薯。
姜栀洗净一根半的木薯,在大铁锅里添水,横个竹蒸架,把木薯放进去。
她在野外经常燃火,烧柴的事儿自然也难不住她。
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姜栀时而往里面添几根柴,思绪早就飘到了系统面板上。
施莲舟收回视线,淡淡道:“去姜家村。”
顾隽也不再多说,道了句谢,驾驶汽车疾驰而去,只余一脸艳羡的姜丁香和姜长兴,倒是白香芝,神色有些落寞,似怀念又似感叹。
……
“喂,你这家伙,摆这么个死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我找侄女儿。”
顾隽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握拳锤了下施莲舟的肩,很是无语。
施莲舟没有说话,脑海中回荡着刚刚那双漂亮澄澈的丹凤眼。
“和你说话像和石头说话似的,无趣得很。”
顾隽开始后悔了,他就不该陪这家伙来这里找人。
施莲舟开口了,声音冷沉:“那孩子口中的春春姐,大概率就是南珠。”
谈起正事,顾隽也严肃起来,他颔首道:“近些年,施家搜寻到的信息都指向这里,要不是你当初突然病了,只怕南珠早就找到了。”
施莲舟冷淡的看了他一眼,微阖眼,不再说话。
……
姜栀一行人回到村子里时,原本宁静的姜家村就像是沸腾的锅,家家户户都在村头凑着热闹,还隐隐能听到那里传来姜二典老娘和孩子的哭嚎声。
姜丁香早就拉着白香芝跑去挤人堆了。
姜栀本不想凑这个热闹,却被蛋子拉住衣摆,他眼巴巴地道:“妈妈,刚刚那两个叔叔是不是找春春姐的?她是不是要走了?我能不能过去看看?”
蛋子年纪虽然小,却也知道姜春是被拐子卖到姜家村来的,并不是本地人。
面对蛋子的三连问,姜栀到底是屈服了,带着他过去旁观这场“闹剧”。
因为有了姜栀的引题,小说中狸猫换太子的替身梗并没有出现,施莲舟和顾隽一到姜家村就询问清楚,直奔姜二典家,彼时姜春正在烧炉灶做饭。
看到姜春,压根不用对照胎记,两人就确认了她的身份。
姜春,也就是施南珠,长得和施家二嫂简直一模一样!
施莲舟行事雷厉风行,当场取了姜春的头发,送出去验明身份,在结果出来的这几天,他们都要住在大名镇,而姜春,必须与他们待在一起。
姜二典欺软怕硬,不敢和施莲舟顾隽硬来,只能抱住头蹲在地上。
姜二典老娘却不干了,这妮子是她花钱买来的,这么多年做活计也很熟练了,这两人要是把人给带走了,她们家的活谁来做?谁给她儿子当媳妇儿?
姜兰脑子傻,只能跟着嚎啕的姜二典老娘一块儿哭。
姜春则怯怯的跟在顾隽身边。
她被拐走时年纪还小,不记事,这会儿突然被告知亲人找过来了,心情也很是复杂,既害怕,又高兴,只能如木偶般跟在瞧着和善的大哥哥身边。
姜栀和蛋子过来的时候,正看到姜二典老娘在地上打滚,边撒泼边嚎:
“春子是老娘买来的,是我儿子的媳妇儿,你们不能就这么带走!”
“春子啊,你小时候娘也带过你啊,你怎么那么没心肝,跟着生人走啊!”
“……”
姜栀有些好奇,面对村妇打滚的手段,施莲舟和顾隽会怎么处理。
她看过去时,就见顾隽一手牵着姜春,一手掏了掏耳朵,满不在乎的样子。
而施莲舟,嘴角微勾出一道似笑非笑的弧度来,冷睨着姜二典的老娘,半晌不吭声。
他修长挺拔的身影如同山岳,带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姜二典老娘哭嚎好半天,四周也只有村民的窃窃私语,施莲舟只是一副看戏的模样,似乎压根就不在乎她闹什么幺蛾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