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伏天书屋 > 现代都市 >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全局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全局

公子小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扑鼻的香气,让鲁肃主仆食欲大振。他们迫不及待的夹菜来吃,顿时大呼过瘾。汉时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炙烤为主。炒菜的美味,让食客们欲罢不能。小厮顺势向鲁肃推销道:“客官,我们袁耀公子不但发明出了炒菜,还新酿制出一种美酒,名为聚源仙酿。客官要体验一下吗?”“美酒?好啊,那就给本公子来上两壶!”美酒上桌,酒香醇厚。聚源仙酿的口感,可比汉末的浊酒强太多了。鲁肃对袁耀越来越感兴趣。能发明出这么多好东西,袁耀至少是一个才智过人之辈。几口酒下肚,鲁肃对小厮道:“你们这聚源仙酿果然不错。这酒卖不卖?我想买几瓶带走。”小厮笑道:“我们开门做生意,客官想买酒,我们自然是要卖的。不过酒楼的酒要略贵一些,客官想买聚源仙酿,也可以去聚源商会购买。商会的商品平价销售...

主角:袁术袁耀   更新:2024-12-09 2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全局》,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扑鼻的香气,让鲁肃主仆食欲大振。他们迫不及待的夹菜来吃,顿时大呼过瘾。汉时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炙烤为主。炒菜的美味,让食客们欲罢不能。小厮顺势向鲁肃推销道:“客官,我们袁耀公子不但发明出了炒菜,还新酿制出一种美酒,名为聚源仙酿。客官要体验一下吗?”“美酒?好啊,那就给本公子来上两壶!”美酒上桌,酒香醇厚。聚源仙酿的口感,可比汉末的浊酒强太多了。鲁肃对袁耀越来越感兴趣。能发明出这么多好东西,袁耀至少是一个才智过人之辈。几口酒下肚,鲁肃对小厮道:“你们这聚源仙酿果然不错。这酒卖不卖?我想买几瓶带走。”小厮笑道:“我们开门做生意,客官想买酒,我们自然是要卖的。不过酒楼的酒要略贵一些,客官想买聚源仙酿,也可以去聚源商会购买。商会的商品平价销售...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袁术袁耀全局》精彩片段


扑鼻的香气,让鲁肃主仆食欲大振。

他们迫不及待的夹菜来吃,顿时大呼过瘾。

汉时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炙烤为主。

炒菜的美味,让食客们欲罢不能。

小厮顺势向鲁肃推销道:

“客官,我们袁耀公子不但发明出了炒菜,还新酿制出一种美酒,名为聚源仙酿。

客官要体验一下吗?”

“美酒?

好啊,那就给本公子来上两壶!”

美酒上桌,酒香醇厚。

聚源仙酿的口感,可比汉末的浊酒强太多了。

鲁肃对袁耀越来越感兴趣。

能发明出这么多好东西,袁耀至少是一个才智过人之辈。

几口酒下肚,鲁肃对小厮道:

“你们这聚源仙酿果然不错。

这酒卖不卖?

我想买几瓶带走。”

小厮笑道:

“我们开门做生意,客官想买酒,我们自然是要卖的。

不过酒楼的酒要略贵一些,客官想买聚源仙酿,也可以去聚源商会购买。

商会的商品平价销售,还有椅子、细盐等好东西,客官也可一并购买。”

“没想到你们商会还童叟无欺。

也好,一会儿我就去聚源商会转转。”

鲁肃说罢,便专心跟书童大吃大喝。

吃饱喝足之后,主仆二人便按着酒楼小厮的指引,往聚源商会的商铺走去。

商铺位于商业街南侧,有六座连着的铺面齐开。

商铺内外,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按道理来说,这么多商品肯定够卖了。

可各处铺面前依旧排着长龙,显然是商品供不应求。

“一个商会,竟然被袁耀经营到这种地步吗?”

鲁肃带着书童在后面排队,周围人声鼎沸,各种谈话声传到鲁肃耳中。

这些人谈话的主题,大多都跟袁耀有关系。

“袁耀公子举办的比武大会我去看了,那些武者真是威风啊!

依我看,淮南的将军们,都比不上袁公子选拔出来的武者。”

“那当然了,那可是淮南之地的最强者。

据说这些人,都被袁公子收入麾下了。”

“袁耀公子发明的聚源佳酿太美味了,我把家里的酒全都扔了,以后只喝聚源佳酿!”

“要我说,那细盐才是真正的宝物!

聚源酒楼的炒菜之所以美味,就是因为放了细盐。

吃过细盐后,粗盐简直难以下咽啊!”

“我最佩服袁耀公子的地方,还是他当众废了黄猗!

黄猗这个欺压百姓、祸国殃民之辈如今只能瘫痪在床,真是痛快啊!

如果袁耀公子能成为淮南之主,淮南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听到这些言论,鲁肃对袁耀的了解更深了。

能发明出惠及百姓民生的炒菜、佳酿、细盐等物...

举办武者大会,招募武者,礼贤下士...

以雷霆手段,废掉祸国殃民的奸贼黄猗...

如果这都不算明主,那什么是明主?

“鲁平,我们走。”

书童鲁平跟鲁肃刚排了一会儿队,鲁肃就要走。

鲁平不由愕然道:

“啊?

可是公子...这还没轮到咱们呢啊。

难道咱们不买了?”

鲁肃笑道:

“我若拜袁公子为主,以他的豪气,不得送些美酒细盐给我?

这宝物,还用咱们花钱买吗?

哈哈哈...

走,随我去见袁公子!”

“公子,你真的决定投效袁耀公子了吗?”

“决定了。

袁耀如果真如这些人所言,便是当世难得的明主。

贤臣难得,明主更难得。

如此明主,我鲁子敬岂能不牢牢把握住?”

鲁肃说罢,便带着书童往袁耀府邸而去。

此时袁耀正在府中与步骘、蒋干二人商议经营商会和两座庄园的大事。


袁术语气有些急迫,却又怕刺激到袁耀,刻意压低了音量。

袁耀心中不由感慨,这便宜老爹,对自己还真是没得说。

就凭袁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自己就得想办法救下老爹,不能让他如上一世那般误入歧途。

如果有可能的话,袁耀也愿意帮老爹打下江山。

生逢乱世,袁耀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活命,自救。

好男儿当一统江山,终结乱世!

开创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稷稳固、国富民强的盛世!

不过袁耀虽有此雄心,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定老爹。

袁耀对老爹袁术问道:

“既然玉玺是至宝,孙策难道不知吗?

他为什么要将如此宝物献给父亲?”

袁术理所当然地说道:

“孙策不是说了吗,他要救援舅母和母亲。

为了救亲人献出至宝,也合理啊。”

“那父亲就不怕孙策一去不返,一统江东诸郡,在江东称霸一方?”

袁术闻言一愣,旋即笑道:

“我儿多虑了,孙策要是能攻下江东,反倒是好事。

他只是我的部将,在江东没有任何根基,江东士族也不会归附他。

到头来,孙策还得回来依附于我。

咱们父子凭白得到江东之地,岂不妙哉?”

袁耀想了想,觉得老爹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上一世如果袁术不称帝,孙策想脱离他的掌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袁耀依旧不愿意放任孙策。

如果老爹脑子抽风,一心想要作死称帝怎么办?

能消除一个隐患是一个,江东之地孙策想要,他袁景耀也是很感兴趣的。

“如此说来,父亲执意要借兵给孙策了?”

袁术点头道:

“我今日已经答应孙策了,还收了他的玉玺。

为人主者,岂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如果不借兵给孙策,为父以后还怎么号令三军?”

袁耀清楚,老爹主要还是舍不得玉玺,才想出这样一番说辞。

不过让孙策去江东,也不完全是坏事。

江东局势混乱,让孙策这根棍子去搅一搅,或许自己也能从中取利。

“父亲要借兵给孙策也可,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

若孙策到江东后生出异心,父亲悔之晚矣。”

“那景耀...你说为父该怎么办?”

“古之大将出征,都会留下家人当质子。

孙策想要借兵,父亲也当让他留下质子才是。”

袁术皱眉道:

“我儿说得倒是有理。

可孙策一家都在曲阿,为父就算想让他留质子,他也无人可留啊!”

袁耀笑道:

“父亲不用担心,儿自有办法。

等明天孙策再来,儿随父亲一起见他。

到时候儿子定会让孙策交出质子。”

“好,那此事就依耀儿。”

现在玉玺已经到手了,袁术也答应借兵给孙策,不算食言。

儿子袁耀想怎么折腾孙策,对袁术来说都无所谓。

甚至袁术还对袁耀的行为有些窃喜,自家这臭小子长大了,开始知道关心天下大势了。

好好培养,将来未必不是一代明君。

待自己称帝之后,自己一统天下,当武皇帝。

耀儿治理天下,当文皇帝。

岂不是千古美谈?

这样一想,连袁耀摔玉玺产生的不愉快,也在袁术心中烟消云散了。

袁术刚走,管家袁忠就进门禀报道:

“公子,阎象先生在外求见。”

“阎象来见本公子了?

快快有请!

不,还是本公子亲自去请吧!”

在袁耀印象中,袁术麾下奸佞之徒多如牛毛,酒囊饭袋之辈不可胜数。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就只有一文一武。

文为阎象,能看清天下大势,数次苦谏袁术。

武为纪灵,能统兵,还能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其余碌碌之辈,皆不足挂齿。

阎象既然来拜见自己,自己不妨入乡随俗,学一学故人礼贤下士。

由于袁术只有自己这一个儿子,自己丝毫不用担心老爹怀疑自己,拉拢他麾下重臣。

袁术的将军府又大又奢华,说是将军府,实际都快赶上皇宫了。

从这府邸就能看出,袁术野心不小。

袁耀的院落正好在将军府正中,距离袁术的院落不远,可见袁术对袁耀之喜爱。

袁耀踏出院门,只见一名身穿褐色锦衣、身材削瘦、束着长发的中年文士站在门外。

他当即对此人拜道:

“袁耀拜见仲宇(阎象字)先生。”

阎象平日与袁耀接触不多,他一直觉得袁耀表现得很平庸。

可今日袁耀在堂中摔玺,表现出过人的眼光。

现在又能对自己以礼相待,展现出不俗的气度。

仅凭这两点,阎象就觉得袁耀很优秀了。

阎象连忙扶住袁耀,对袁耀道:

“象不敢当公子大礼,公子快快请起。”

袁耀站起身,握着阎象的手,对阎象温和笑道:

“仲宇先生来访,一定是有要事。

咱们进屋说吧。”

“袁忠,备茶。”

两人踏入内堂,分宾主而坐。

阎象对袁耀道:

“今日公子对玉玺的见解,真让象感到钦佩。

公子如此年轻,就能看出玉玺乃无用之物。

可惜主公麾下众多臣子,却都看不透这一点。”

“仲宇先生也看出来了,不是吗?

只是吾父太过喜爱玉玺,先生不愿点破罢了。”

阎象品了一口茶,苦笑道:

“非是吾不敢直言劝谏,只是怕劝了之后,惹怒了主公。

主公若将吾贬斥,将来再铸下大错,又有何人来劝?

还好公子有勇有谋,敢当众摔玺,又敢直言劝谏主公。

有公子在,袁氏可兴也。”

袁耀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对阎象道:

“摔玺只是小道,想要袁氏昌盛,离不开先生这等忠臣辅佐。

至于吾父...我只能尽最大努力规劝他了。”

袁术的能力,袁耀和阎象都心知肚明。

在年轻的时候,袁术还有几分文韬武略,到了淮南之后,就越发昏聩。

从袁术看到玉玺那种贪婪和狂喜就能看出,如果再这样下去,袁氏迟早要走下坡路。

“公子能这么想,已经是我淮南之幸了。”

阎象对袁耀道:

“吾今日来,是想求公子帮忙。

将数条发展淮南之策,转达给主公。”


袁耀心里已经决定好,该如何处理黄猗了。

只要黄猗丧失了娶妻生子的能力,小妹这桩婚事自然就黄了。

多简单的事儿啊!

袁耀回到自己的府邸,当即将步骘、蒋干、陈到、徐盛等心腹之臣唤来。

对这些忠诚于自己的臣子,袁耀也没什么好藏的。

袁耀直接对他们说道:

“在父亲身边,有一个叫黄猗的乱臣贼子。

此人不但向父亲进献谗言,还想求娶我妹妹。

不知黄猗给父亲灌了什么迷魂汤,现在父亲已经答应他了。

还让本公子给黄猗张罗婚事。”

“本公子现在要废了他,而且需要一个能让父亲信服的理由。

你们这两天派人给我盯紧了黄猗。

把他的爱好和一举一动,全部记录下来,禀报给我。

等抓住机会,本公子就亲自收拾他!”

几人对袁耀深施一礼,应道:

“臣等遵命。”

现在袁耀麾下有很多武者,还有不少府中的亲信管事。

想要盯着一个黄猗,简直不要太容易。

一天后,黄猗的言行、喜好,就尽数送到了袁耀手上。

袁耀拿着武者们对黄猗的记录,冷笑道:

“好个黄猗,仗着家里有几个钱,每日饮酒服散,青楼狎妓。

就这种货色,也配迎娶我妹妹?”

蒋干对袁耀道:

“就在我们回来的时候,黄猗依旧在青楼醉生梦死。”

“好,这是他自己找死,就怪不得我了。”

袁耀心道黄猗胆子果然够大,老爹都答应嫁女给他,这货还敢去逛青楼。

怪不得他要劝老爹称帝,果然是个作死小能手。

“子翼,叫徐盛、周仓带上几个高手,随我去青楼找黄猗!”

“唯!”

袁耀带着几名高手,去找黄猗问罪。

而他的妹妹小袁妙则无所事事,在袁耀的院子中闲逛。

这两天她都居住在袁耀府邸,没有回家。

也不知兄长何时能帮她摆平婚事。

袁妙想着心事,在府中自语道:

“黄猗这个人,实在太恶心了!

除了溜须拍马,奉承父亲之外,什么都不会。

此人还心术不正,看我的眼神都恶心。”

“我袁妙将来的夫君,一定要是一个文武双全、相貌堂堂的大英雄!

而且还得是一个正人君子,不能像黄猗那样猥琐!

最好是像...”

袁妙正想象着自己将来的夫君该是什么样。

突然看见一个身穿白衣、容貌俊美无比的青年坐在一座木屋前。

此人生得丰神俊朗,气质卓然不群。

除了老哥袁耀之外,袁妙就没见过这样好看的男子。

男子神色淡然,正捧着一碗稀粥在吃。

他的样貌,刚好跟袁妙幻想中的夫君重合了。

“他...他究竟是什么人?

老哥府上,竟然还藏着这样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袁妙被周瑜所吸引,下意识的向周瑜走去。

周瑜也没想到,袁耀府中还有女眷。

两人四目相对,古灵精怪的小袁妙竟有些羞怯。

“这是我哥袁耀的府邸,我是他的妹妹袁妙。

你...你是谁?

为何会在我哥府上?”

原来是袁耀的妹妹啊...

周瑜将碗放下,礼貌的对袁妙施礼道:

“在下周瑜,字公瑾,见过袁姑娘。

在下是你兄长的...”

周瑜突然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介绍自己。

负责看管周瑜的裴元绍突然从屋后走出,对袁妙道:

“二小姐,这周瑜是我主公的人质,老裴奉命在此看管。”

袁妙认得裴元绍,知道此人乃是老哥的家将。

她好奇问道:

“人质?

是被老哥囚禁在此处的人?”


蒋干对周瑜笑道:

“还不是因为吾主袁耀求贤若渴,派阎象先生登门拜访,想求我出山。

我被主公的诚意所感动,这才出山相助,投到主公麾下。”

听了蒋干之言,周瑜只觉得好笑。

蒋干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没错,可同窗也分三六九等。

蒋干不过是稍有才干,有辩才、擅长处理政务。

可真说到谋略和用兵之能,比他周瑜差得远了。

袁耀连这样的人物都要请出山,可见其对人才来者不拒。

袁耀,可真是饿了啊!

周瑜敢笃定,袁耀面对自己这样的大才,定然会给出更高的礼待。

“原来子翼成了袁耀公子的家臣啊。

那袁公子现在何处?”

“公瑾别急嘛。

主公说了,让我先来跟公瑾谈。

谈妥了,他自然会见公瑾。”

“袁耀想跟我谈什么?”

蒋干笑眯眯的说道:

“我家主公久闻公瑾乃是文韬武略兼备的大才,想要将公瑾召入麾下。

主公说了,只要公瑾愿意投效他,他一定会重用公瑾。

将来公子执掌大权之后,还会让公瑾独领一军。”

“至于金银财帛、美人侍卫、良田美宅...更是应有尽有!

不论公瑾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家主公都会满足。”

周瑜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对蒋干笑道:

“袁耀就想用这些来收买我吗?

他恐怕是看错人了。

你告诉他,我周瑜不是利益所能驱使之人。”

周瑜说完之后,便盯着蒋干看。

以他的估计,蒋干应该先是慌乱,而后便开始苦劝自己投效袁耀。

蒋干劝不动,袁耀就要现身了,对自己好生礼贤下士一番。

可是蒋干的表现,却完全出乎了周瑜的意料。

只见蒋干不慌不忙的对周瑜笑道:

“我家主公早就知晓,公瑾乃真君子,不是富贵所能动摇。

既然公瑾不愿投效我主,我主还有其他的办法安置公瑾。

公瑾,请跟我来吧。”

蒋干引着周瑜往前走,裴元绍则带着几个虎背熊腰的猛士,紧紧跟随在周瑜身侧。

看这架势,周瑜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

蒋干作为袁耀的说客,只劝了一句就不再劝了。

袁耀究竟想怎么对待自己?

这府宅虽然雅致,可蒋干越走越偏。

不多时,竟然将周瑜带到了一座破旧的木屋前。

蒋干上前将门打开,一股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

这木屋之内堆满了木材,只剩一小块区域,放置着一张破旧的木床。

周瑜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子翼,你这是何意?”

“从今天起,这就是公瑾的住所了。”

“袁耀让我住这儿?”

“有什么问题吗?”

“我是袁耀的客人,袁耀自诩礼贤下士,这就是他的待客之道?”

蒋干面不改色,笑道:

“我刚刚已经说了,公瑾如果愿意投效我主,我家主公自然会给公瑾最好的待遇。

可公瑾既然不愿归顺,那我家主公也不会养闲人。

好的院落,自然要给主公的臣子居住。

公瑾只好委屈一下,暂且屈居这柴房了。”

周瑜沉声道:

“我周家在寿春也有宅院,不必在此居住。

袁耀既然如此待我,周瑜告辞!”

周瑜说罢,转身便走。

裴元绍却率领几名武者挡在了周瑜身前。

蒋干在周瑜身后说道:

“公瑾,你现在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

你是孙策留在寿春的人质,岂能随意走动?

不得到我家主公的允许,你哪也去不了。”

“这么说,你们是把我软禁了?”

“公瑾要这么理解,倒也没什么错。”

“我要见袁耀!”

“公瑾可是改主意了?”

“没有。

我只是想问问袁耀,我叔父乃是丹阳太守,袁氏重臣。

他为何如此待我?”

“那不好意思。

主公说了,什么时候公瑾改主意了,主公才会与你相见。

公瑾,你好自为之吧。”

蒋干说着又转头对裴元绍道:

“裴将军,照顾好公瑾。

别让他出什么意外。”

裴元绍嘿然一笑道:

“子翼先生放心吧,有我老裴在,这小子跑不了!”

什么意思?

周瑜这回彻底懵了。

看蒋干这意思,自己可不仅是被袁耀软禁。

而是...直接成为阶下囚了?

有裴元绍和几名武者看管,周瑜几乎没有什么脱身的机会。

就算侥幸能逃出袁耀府邸,难道还能逃出寿春城不成?

蒋干不再理会周瑜,转身便走。

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刹那,心中无比畅快。

爽!

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从小到大,处处都被周瑜压一头。

哪怕是他引以为傲的辩才,在周瑜面前也丝毫不起作用。

周瑜面对蒋干,永远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今天是蒋干第一次在周瑜脸上,看到震惊和不解之色。

主公连周公瑾都能拿捏,蒋干越发笃定,主公乃是不世出的年轻俊杰。

自己忠心跟随主公,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将来未必会比周瑜逊色!

裴元绍则对周瑜说道:

“公瑾先生,主公早有吩咐,只要你不轻举妄动,我们是不会对你动粗的。”

“我知道了。”

面对裴元绍这般浑人,此刻周瑜就算有千般计谋也无处使。

他叹息一声,说道:

“裴将军可以放心,我不会离开这茅屋,让你难做。”

周瑜不相信,袁耀会一直把他软禁在此处。

不过短时间内,自己也不太可能离开此地。

既来之,则安之,周瑜对裴元绍问道:

“袁耀把我软禁在此处,要给我提供餐食吧?”

裴元绍点头道:

“我家主公早就准备好了,绝不会饿到公瑾先生。

公瑾先生什么时候想吃饭,都管够!”

“我饿了,你们上菜吧。”

“好嘞!”

不多时,便有院中仆役给周瑜端来餐食。

仆役端来的食物,完全出乎了周瑜的预料。

餐盘内只有一碗稀粥,两张硬炉饼,连碟咸菜都没有!

这样的餐食,还没自己府中下人吃得好,如何能够下咽?

周瑜来到寿春,就经历这么一连串的打击。

要是换成寻常世家子弟,早就崩溃了。

好在周瑜内心强大,他按住筷子,对裴元绍问道:

“这就是袁耀给我的餐食?

以后也是这个标准吗?”


袁术得知此事后,便痛骂曹操—番,而后自领扬州牧。

现在大汉的官职早就混乱了,尤其是皇帝册封的地方官,更是屁用没有。

只要诸侯率军占住了州郡,便可自领刺史、自领州牧,朝廷也无可奈何。

想要把这些自领州牧的人拉下来,除非率军去攻,否则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袁耀上—世的时候,刘备也曾自领益州牧。

连自诩为汉室忠臣的刘备,都无视朝廷政令,随意自领州牧。

更不用说身为乱臣贼子的袁术了。

现在孙策的实力还没有那么强,必须打着袁术的旗号跟刘繇作战。

等到孙策—统江东,便会脱离袁术、亮出獠牙。

孙策高声道:

“袁州牧四世三公,岂是刘繇小儿可比?

谋反之人,是刘繇小儿才对!”

互相骂阵,不过是打压对方士气的手段。

想决出胜负,还需依靠麾下的将士。

张英对左右诸将道:

“哪位将军愿意出战,取孙策小儿的首级?”

“将军,末将赵封愿往!”

刘繇军中,—名手执长枪的武将策马而出,直取孙策。

孙策麾下大将韩当喝道:

“主公,看我斩杀贼将!”

韩当挥舞大刀迎上赵封。

两人枪来刀往,战了不到十个回合,赵封就被韩当斩于马下。

韩当阵前斩将,孙策军将士士气如虹。

反观刘繇军,则士气低落。

袁耀在远处看得直摇头。

别的不说,仅凭武将实力,张英麾下的将军们比孙策军差太多了。

孙策军几乎随便出来—人,都能碾压张英。

袁耀感慨道:

“孙策麾下将军果然勇猛。

那韩当,不愧是—员勇将。”

徐盛背着古锭刀,瞪着眼睛直视战场,对袁耀道:

“区区韩当而已,若主公有命,盛必为主公击而破之!”

“哈哈...文向所言极是。”

袁耀笑道:

“孙策麾下虽有猛将,又如何比得上本公子的大将?”

张英见赵封被斩,不得已之下只得亲自出战,企图挽回—些士气。

孙策派程普出战,大将程普执—柄铁脊蛇矛迎上张英,两人打得倒也有来有回。

张英不愧为刘繇寄予厚望的大将,竟然能匹敌程普,让袁耀稍稍有些意外。

战了三十余合后,二将各自回归本阵。

而后孙策与张英各自指挥大军,在牛渚滩前厮杀起来。

这是袁耀第—次近距离直面战争。

兵刃与铠甲的碰撞声、士卒的嘶吼声、冲锋的跑步声...

都给了袁耀对于战争最直观的感受。

袁耀心中暗想,难怪自幼从军的孙策,会瞧不起自己这样的二世祖,面对宏大的战场,自己竟紧张得双手颤抖。

袁耀深呼吸了几次,才稳定住心神。

第—次感受战争的残酷,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以后习惯就好了。

袁耀看看自己身边的大将,陈到、徐盛等人都—脸兴奋,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当真是艺高人大人,拥有超卓的武力,战场对于他们来说就没什么可畏惧的。

要不然,自己也学学武?

袁耀本身的武艺也不错,只是不如那些纵横沙场的猛将们强大。

他虽然有猛将守护,可谁不希望自己武艺高强呢?

袁耀拿定主意,明天就跟陈到学武。

这—场大战,孙策和张英互有损伤,便各自收兵回营。

袁耀对麾下将军们说道:

“咱们也撤吧。”

回营后,袁耀对众文武说道:

“孙策麾下将勇,张英兵多又占据地利。

他们两人想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并不容易。


“还有杨弘,也说汉室衰微,帝气旺于寿春,劝爹进位九五。

耀儿,你觉得爹称帝怎么样?

这么多大臣劝为父称帝,肯定是有道理的。”

袁耀知道在称帝这件事上老爹很急,没想到老爹有这么急。

不过仔细一想,按照原本的时间线,老爹应该是在明年春天称帝。

这样看来,现在就开始准备称帝,也在情理之中。

老爹袁术,太想进步了!

在称帝这件作死的事情上,自然也少不了黄猗、杨弘这些败类的功劳。

自己的想办法收拾一下老爹身边的奸佞,延缓一下老爹作死的进程。

袁耀对袁术道:

“父亲,称帝之事事关重大。

不能仅凭几个臣子之言,就贸然决定。

咱们父子当细细谋划。”

“我袁家治下的州郡、兵马、百姓人心向背、有无天子禅位诏书...

是否有祥瑞出现、天下人是否心服...

都应该在父亲的考虑范围之内。

爹要想进位九五,当徐徐图之。

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不留遗漏。”

如果袁耀上来就直言劝谏,公然反对袁术称帝,很可能会激起袁术的逆反之心。

可现在袁耀站在袁术的角度想问题,帮袁术分析利弊,显然更能让老爹接受。

袁术点点头,说道:

“耀儿所言不差,咱们袁家既是天命所归,也不急在这一时。

这天下,早晚都是咱们袁家的。”

“对了,黄猗谋略过人,乃是淮南难得的青年才俊,深得吾心。

我已经决定,将妙儿许配给他,下个月就完婚。

你帮为父张罗张罗妙儿的嫁妆,这也算是咱们袁家的大事。”

袁耀还没说袁妙的事,袁术倒先提出来了。

袁耀便顺势说道:

“父亲,妙儿跟我说过,她不喜欢黄猗,这婚事能否就此作罢?

儿子觉得,把妙儿嫁给她心爱之人,她才能获得幸福。”

对于袁耀的建议,袁术根本不考虑,张口便道:

“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岂能由一个小丫头作主?”

“这黄猗是难得的人才,为父把妙儿嫁给他,也是想留一个肱股之臣给你。

黄猗的家族,也能成为你的助力。

耀儿,你得理解爹的一片苦心啊!

此事不必再提,去为妙儿准备嫁妆吧!”

袁耀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你啊,骷髅王!

本公子这边刚刚有点起色,你又要出昏招,还不听劝。

本公子要是把黄猗这种奸佞小人当肱骨,那才叫前途无亮了。

袁术的女儿太多了,他对女儿的关爱,远不如对袁耀这般溺爱。

其实就算把袁妙嫁给黄猗,对袁耀影响也不大。

可身为袁妙的兄长,他就是不能坐视妹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废物。

既然袁术这说不通,那袁耀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他对袁术躬身拜道:

“儿子这就去准备,一定让黄猗终身难忘。”

袁术这才露出了笑容,对袁耀道:

“这就对了!

耀儿,爹打下的江山,早晚都是你的。

你要跟爹麾下的贤才多多亲近才是。”

“父亲放心,儿马上就去跟黄猗好好亲近亲近。”

听袁耀这样回答,袁术心中突然觉得有点奇怪。

儿子一向很疼爱袁婉、袁妙两个妹妹。

他来向袁妙求情,自己不答应,不是应该多劝自己几句吗?

今天怎么这么听话?

袁术想不通,只能认为是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其实袁耀心里想得很简单。

既然老爹袁术说不通,那就去找黄猗说呗。


陈到、徐盛、周仓等心腹猛将,已经在城郊庄园开始练兵了。

袁耀发现蒋干才思敏捷,治政能力也是不俗。

远不似上一世自己所了解那般不堪。

这样看来,一定是周瑜的实力太强了,才能将蒋干玩弄于股掌之间。

周瑜强大好啊!

本公子早晚是要收服周公瑾的,他越强,本公子就越兴奋!

现在周瑜被本公子牢牢按在院中,纵有智谋,也没什么发挥的余地。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不出意外,周瑜这两日就会求见自己。

步骘对袁耀道:

“主公,陈到将军带来的那八百乡勇,真精兵也!

臣从未见过这等单兵作战能力强悍,又令行禁止的部队。

这支部队如果上了战场,敌军纵有数千之众也难匹敌!”

袁耀早知这些乡勇的实力,他们都是陈到训练多年的精锐,是白毦精兵的种子,能不强吗?

他笑着对步骘二人道:

“八百乡勇已是训练好的强军,我纳入麾下的四百武者又武艺高强。

用他们为根基,带起一千多新兵,凑足三千精锐非常简单。

陈到昨天回来向我禀报,说是三千白毦兵已有一战之力,让我前去检阅一番。”

蒋干兴奋笑道:

“那主公还等什么,快去庄园看看吧!

臣也想随主公一起,看看主公麾下精锐是何等英勇!”

众人谈笑间,袁耀的随身管家袁忠进门禀报道:

“公子,有客来访。

来人自称鲁肃,说是应公子之邀前来拜见。”

“鲁子敬,终于来了!”

袁耀对左右笑道:

“走吧,随本公子见一见这位东城贤才!”

袁耀亲自出门迎接鲁肃,步骘、蒋干二人一左一右跟随在袁耀身后。

鲁肃见袁耀相貌堂堂、丰神俊朗,心中更是对袁耀高看几分。

再看袁耀身后的步骘、蒋干二人也是仪表不俗,明显是能臣干吏。

能让贤才诚心归附,这袁耀必有过人之处。

鲁肃谦虚地对袁耀拜道:

“临淮东城鲁肃,鲁子敬,拜见袁耀公子。”

袁耀立刻将鲁肃扶起,握着鲁肃的手豪迈笑道:

“子敬啊子敬,你终于来了!

本公子可是等了你好久!

来,快随我进来。

待吾备下好酒,为子敬接风洗尘!”

鲁肃本就是豪爽大气之人,袁耀的热情,让他感觉袁耀与自己十分投脾气。

他笑着对袁耀应道:

“多谢公子,可肃刚刚吃过饭了。”

“原来如此,那本公子便备上香茶,咱们边喝边聊。”

众人踏入堂中,分宾主而坐。

袁耀对鲁肃介绍道:

“这位是步骘步子山,这位是蒋干蒋子翼。

二位先生皆为当世贤才,也是本公子的左膀右臂。”

鲁肃连忙对二人施礼道:

“肃见过二位先生。”

众人客套几句之后,鲁肃对袁耀夸赞道:

“肃来到寿春之后,发现这城中有不少惠及百姓的发明,都出自公子之手。

公子的才华,让鲁肃拜服!”

袁耀笑道:

“这些发明只是小道,能让商会发展得更顺利一些。

若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鲁肃拱手道:

“敢问公子之志?”

袁耀应道:

“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群雄四起、战乱不断。

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受战乱之害者不计其数。

我欲申大义于天下,挽狂澜于即倒,救黎民于水火!

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重塑盛世山河!”

鲁肃闻言一惊,这袁耀公子,好大的志向!

想要重塑盛世山河,只有两个方法。

要么尊奉大汉天子,横扫天下诸侯,成为伊尹、周公那样的能臣。


见袁耀竟然有寻死之心,纪灵和几名甲士顿时迟疑了。

主公就袁耀这么一个独苗,袁耀不仅是主公的心头肉,还是袁氏集团未来的希望。

袁耀别说是撞死在殿中,就是擦破一点皮,后果都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听袁耀这么说,袁术也慌了。

玉玺是好宝贝,可它再好,也没儿子的命重要啊。

袁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袁家就要绝后了。

袁术纵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用?

再者说来,这玉玺碎得也不彻底,缝缝补补还能用,不影响他袁术的天命气运。

玉玺之前也缺了一角,被人用黄金镶嵌上了。

金子这玩意,他袁术有的是。

袁术连忙站起身来,对袁耀道:

“耀儿,你别激动,有话好说。

不就是一块玉玺吗?

你摔了就摔了,为父不惩罚你了还不行吗?”

孙策见状眼睛都直了。

什么叫‘就一块玉玺’?

那可是父亲孙坚拿命换来的宝物啊!

袁耀就白白把自家的玉玺摔了,还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孙策早知袁术溺爱袁耀,却不知他溺爱袁耀到这种程度。

袁耀对袁术道:

“父亲,儿子之所以要摔玉玺,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这玉玺并非是什么神物。

父亲想要成就霸业,需要招揽人才、富民强兵,与淮南文武一起努力。

您可以依赖忠勇的将士,智慧的谋臣。

唯独不能依赖这么一块破石头。”

谋臣阎象闻言,眼中精芒一闪。

袁耀公子的话,简直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主公入主淮南之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谏主公。

如果袁耀公子能跟自己劝说主公,那阎象的把握就大很多了。

袁耀的话,袁术根本没听进去。

不过出于对袁耀的关心,他还是点头道:

“对对对,吾儿说的都对。

玉玺岂能与吾儿相比?

杨弘啊,你快过去把玉玺收起来,用玉匣放好。”

“耀儿,为父没吓到你吧?

你快回去好好休息吧,为父一会儿去看你。”

袁术、袁绍兄弟俩,在乱世算不上是好的君主。

可对儿子来说,他们绝对算得上是好爹。

袁绍有好几个儿子,还能因儿子得病而忧心忡忡,耽搁了发兵攻曹的大事。

袁术只袁耀一个儿子,对袁耀更是宝贝得不行。

“孩儿告退。”

袁耀对袁术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走的时候,还微笑着看了孙策一眼。

孙策顿时气得青筋暴起,捏紧了拳头。

匹夫!竖子!

坏我大事!

他日我孙策若能成就霸业,定要报今日之仇!

待袁耀走出去之后,袁术轻咳两声,对孙策道:

“咳咳...

那个,伯符啊。

今日之事,确实是耀儿不对。

你比耀儿年长,算是他的兄长。

这点小事,你别跟他一般见识啊。”

袁耀摔了他孙家的至宝玉玺,袁术竟然说这是一件小事,这更让孙策怒不可遏。

孙策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要忍。

他深吸一口气,对袁术道:

“吾既然将传国玉玺献给主公,这玉玺就是主公之物了。

具体如何处置玉玺,全凭主公定夺。

只是这借兵之事...”

“借兵啊,借兵不急。”

袁术对孙策道:

“今天耀儿受了惊吓,我很担忧。

借兵之事,还是明天再议吧。

杨弘?”

“臣下在。”

“把玉玺收好,寻能工巧匠,用黄金把它修补好。

这可是吾之至宝,不能再有任何闪失了。

你可明白?”

杨弘一脸谄媚的对袁术应道:

“主公放心,臣下定不负主公所托。”

袁术急着去探望袁耀,便让堂中众臣散去了。

孙策阴沉着脸走出袁术府邸,一名白衣文士便迎了上来。

“伯符,如何了?

袁公可答应借兵与你?”

说话之人姓吕名范,字子衡,本是袁术麾下谋士。

他得知孙策想要回江东后,觉得孙策有雄主之资,便决定脱离袁氏,为孙策谋划。

“唉...”

孙策叹息一声,小声对吕范道:

“本来袁公都已经快答应借兵了。

没想到袁耀突然跑出来,当众砸了玉玺!”

“玉玺破损,袁公心情不佳,便说明日再议借兵之事。

若是明日那袁耀也从中阻挠,我想要借兵前往江东,只怕难了。”

吕范闻言眉头皱起,捏着胡须道:

“袁耀砸玉玺,阻挠伯符借兵?

莫非伯符与他有什么仇怨?”

孙策摇了摇头,眉宇间隐隐显出一丝傲然之色,说道:

“袁耀胸无大志,每日只知吃喝玩乐。

我孙策,岂能与这等庸才结仇?”

在孙策看来,他就是潜伏在渊的蛟龙,只待风云际会,便能扶摇直上。

而袁耀则是池塘里的泥鳅,跟他老爹袁术一样,胸无大志、看不清天下大势。

蛟龙又岂能与泥鳅为敌?

“那就奇怪了...”

吕范沉吟道:

“如今江东局势不稳,正是伯符入主江东的天赐良机。

倘若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明天伯符再见袁公,务必要说动他。”

孙策问道:

“如果那袁耀继续从中作梗怎么办?”

吕范对孙策谋划道:

“袁耀既然与伯符没仇,那么他阻挠你的大事,一定是因为对你有所图。

他若再来,你就由得他提条件。”

“袁耀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

袁耀想让你做什么事,你都答应他。

只要伯符能够夺取江东,成就霸业,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孙策点点头,说道:

“子衡,我明白了。”

袁耀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没过多久,袁术就上门来探望。

袁耀仔细打量着便宜老爹。

只看长相,袁术眉目英挺,气质高贵而有威仪,是难得的老帅哥。

袁家的基因优化了上百年,相貌没什么可挑剔的。

只是袁耀不知道老爹是不是脑子不太好,做出来的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如今天子尚在,大汉余威尚存。

袁绍、曹操这样实力强大的枭雄都丝毫不敢逾矩,以大汉忠臣自居。

是谁给老爹的勇气,竟然一门心思的要称帝?

袁术关切的看着袁耀道:

“耀儿,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可是生病了,需不需要叫医者来看看?

孙策献玉玺,你为什么要摔了它?

那可是咱们袁家的至宝啊。”


他们的头盔两侧皆插白羽,共有—千骑兵、两千步兵,全部都站在演武场上纹丝不动。

三千人,竟然连—丝嘈杂的声音都没有!

而且演武场上还弥漫着—股肃杀之气,这支部队,显然是真正见过血的精锐!

‘这...这怎么可能呢?’

乔蕤心中震撼莫名,袁耀麾下的部队,可是—支新兵啊!

可看这支新兵的气势,远胜主公麾下任何—支部队!

虽然只有三千人,但乔蕤毫不怀疑,这支三千人的部队能击溃主公麾下上万大军!

袁耀公子...真奇才也!

乔蕤不知该如何夸赞袁耀才好,他突然觉得,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袁耀,似乎也不错。

袁耀面对白毦精兵,朗声道:

“将士们,我们就要出征了!

江东—战,—定会让世人知晓我白毦军的威名!

白毦威武!”

三千白毦军声如震雷,齐声应和道:

“主公威武!”

袁耀又高声道:

“出则能战!”

白毦军继续应和道:

“战则必胜!”

演武场上,“必胜”之声不绝于耳,乔蕤不由有些迷茫。

袁耀公子麾下这支部队,真的需要靠打山越来锻炼吗?

他去江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小乔虽不知兵事,也能看出袁耀麾下白毦精兵的不凡,赞叹道:

“袁公子麾下这支大军,好生威武啊!

这要去打山越,—定会将山越军打得狼狈而逃!”

袁耀检阅过部队,大军直接开拔,往江东而去。

这—路上,让乔蕤震惊之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乔蕤发现袁耀身边文武齐备,鲁肃、步骘、蒋干等人,无—不是大才。

而陈到、徐盛、周仓等将的气势,更是让乔蕤心惊肉跳。

在乔蕤的印象中,主公麾下能与这三人—战的猛将,也就只有纪灵—人。

公子麾下的人才竟然要强于主公,当真是匪夷所思!

随着大军—路前行,乔蕤渐渐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他对袁耀问道:

“公子,咱们现在走的路...好像要去曲阿方向。

现在扬州刺史刘繇就屯兵曲阿,孙策好像也要率军攻伐刘繇。

为了避免跟他们发生冲突,我们还是避开此地吧...”

袁耀笑道:

“乔公,你觉得本公子率军来江东,真的是为了打山越吗?”

“那公子是...”

“本公子,要的是整个江东!”

袁耀自信道:

“不论是刘繇、还是孙策,都是我掌中之物、网中之鱼!

我当—统江东,将江东纳入我袁氏治下。”

听袁耀打得是这个主意,乔蕤顿时大惊失色。

“景耀公子,不可啊!

虽然你麾下的军士为百战精锐,可刘繇身为扬州刺史,麾下有数万大军!

你与他为敌,实在太危险了!

主公是绝对不会同意你这么做的。”

在乔蕤看来,刘繇绝对不是软柿子。

如果刘繇当真那么好拿捏,早就被袁术给灭了,哪会活到现在?

甚至骁勇善战孙策想凭五千人灭刘繇,都是异想天开。

无人劝阻孙策来江东,是因为没人管孙策的死活。

袁术拿了玉玺就借兵,孙策能不能打过刘繇都无所谓。

打不过,大不了逃回寿春,继续给袁术当狗。

可袁耀不—样,袁耀是主公的亲儿子,唯—的儿子!

—旦袁耀有个三长两短,他乔蕤万死难辞其咎。

“公子,咱们还是按原定计划,征剿山越出来劫掠的部队吧。

如果你—心要参与孙策和刘繇的战事,那末将也只能如实将此事禀报主公,请主公定夺!”

“乔公,你觉得本公子率军来江东,真的是为了打山越吗?”
“那公子是...”
“本公子,要的是整个江东!”
袁耀自信道:
“不论是刘繇、还是孙策,都是我掌中之物、网中之鱼!
我当—统江东,将江东纳入我袁氏治下。”
听袁耀打得是这个主意,乔蕤顿时大惊失色。
“景耀公子,不可啊!
虽然你麾下的军士为百战精锐,可刘繇身为扬州刺史,麾下有数万大军!
你与他为敌,实在太危险了!
主公是绝对不会同意你这么做的。”
在乔蕤看来,刘繇绝对不是软柿子。
如果刘繇当真那么好拿捏,早就被袁术给灭了,哪会活到现在?
甚至骁勇善战孙策想凭五千人灭刘繇,都是异想天开。
无人劝阻孙策来江东,是因为没人管孙策的死活。
袁术拿了玉玺就借兵,孙策能不能打过刘繇都无所谓。
打不过,大不了逃回寿春,继续给袁术当狗。
可袁耀不—样,袁耀是主公的亲儿子,唯—的儿子!
—旦袁耀有个三长两短,他乔蕤万死难辞其咎。
“公子,咱们还是按原定计划,征剿山越出来劫掠的部队吧。
如果你—心要参与孙策和刘繇的战事,那末将也只能如实将此事禀报主公,请主公定夺!”
看着义正言辞的乔蕤,袁耀微笑道:
“乔公可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本公子为三军统帅,这大军如何行军打仗,自然是我说了算。
如果乔公有所不满,本公子也只能让徐盛将军暂且照顾乔公—段时间了。”
背着古锭刀的徐盛对乔蕤—拱手,中气十足道:
“乔公,请多指教!”
乔蕤看着勇猛彪悍的徐盛,心道完了,袁耀公子这是铁了心要跟刘繇和孙策硬碰硬了。
他乔蕤乃是儒将,武艺并不出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