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世界的本质就将浮出水面,于是张若虚脱口而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个天地这么广博,这么浩瀚,那么是谁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天地呢?相同的,天地啊,谁是第一个见到你的人呢?”
“此时张若虚如同陈子昂的:”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样,第一次将人类的命运,与天地里那股玄妙的冥冥的力量交织在一起。”
“但浮游怎敢撼青天?人类的渺小如同沧海一粟,那么就像苏轼所说的:”
“哀吾生之须臾”
“在面对这广袤的天地的时候,他也自卑了,所以他感叹道:”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有趣的是,张若虚到此并没有继续描写广大的场景,而是笔锋一转,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为起承转合,写到了人间最琐碎的小事,也就是思念。”
“张若虚想象着,有这样一个女子,她站在楼台上,看着江水里来来往往的一叶叶小舟,幻想着这些船上,有没有可能坐着的就是我的丈夫呢?就是我的爱人呢?”
“在看着来往游船的时候,这个女子可能会问:我爱的人,他如今回来了吗?”
“这就是:”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而下四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则写的是所有思念之人,最痛的苦楚,最痛的时刻。‘妆镜台’,‘捣衣砧’这两样物品,都是这个女孩曾经在丈夫在家的时候用的。”
“但是现在丈夫走了,女孩就斥责月光,月光月光,你照在哪里不好呢?你怎么就偏偏照在妆镜台和捣衣砧上,你怎么一直在提醒我,我的丈夫不在了呢?”
“可是月光它是否只会照在妆镜台,它是否是会照捣衣砧呢?不会的,月光不会只照这两样东西,月光它是普照的,是这个女孩心中那个思念的缺口,无法被弥补,所以看什么都会想到自己的丈夫。这,就是境随心变。”
“本首诗到此情绪已经到最低点了,因为人类他不仅不能战胜宇宙的浩瀚与荒茫,并且人世间还处处都是别离。太苦了太苦了,可也恰恰就是在这最苦的刹那,张若虚他写下了他这首诗最厉害的四句,这四句话将这首诗从一个一味哀怨的,悲观的表达中拯救了出来,这四句话叫:”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爱,我们相见时难别亦难,当我想见你,当我念你但是我看不见你的时候,我可以化作月光,我可以去天地里寻你。并且当我起心动念,想要想你的这个刹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花鸟鱼虫,都会向你的方向奔去,到此张若虚终于为我们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生命必将消亡,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答案是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有一个爱我的人,如果人间还有爱,如果还有一个我爱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充满意义。”
“可是你想啊,像花鸟鱼虫这样的事物,他们也不过是按照自己的轨道在生活而已,其实和你我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之所以会认为,在我起心动念想你之后,他们都会向你的方向飞去奔去跑去,给你送去我的思念,是因为,我们有情。”